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算起来,微信小程序上线至今已经8个多月了。

雷锋网9月27日报道,在教育部新闻办的牵头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所高校集体上线小程序,可为高校师生提供多种校园服务。此前,教育部政务新媒体推出的“微言教育”小程序被作为案例,在30所高校宣传部门负责人面前进行展示。

教育部办公厅巡视员、信息化处处长徐梅在研讨会上提到,这些小程序全部由微信团队“免费”开发设计,毫无疑问,微信的“免费生意”是值得抢占教育滩头阵地、一次攻占30个城市的。

8个月过去,小程序经历了期盼、失望、趋于稳定的“心路历程”,当很多人质疑小程序的力量时,它其实已经在不慌不忙地向着最初的目标——“打通线下场景”——悄然前行。

与微信聊天上线时主攻C端市场的策略不同,小程序在B端市场的发力其实已经彰显了其商业价值。至少这一战的成功,绝对能让微信团队在教育领域收获颇丰。

小程序+教育能做什么?

考虑到此次30所高校集体上线小程序项目是由教育部新闻办牵头,各高校宣传部门具体实施,雷锋网认为,这些小程序作为“舆情平台”的属性不言而喻。此外,小程序在校园展示、校园一卡通、图书馆等多个场景中也具备相当强的应用特性。

对于很多大学新生和校外游客来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熟悉大学里的各个道路和学院,使用地图似乎太过麻烦。小程序利用其地图功能提供导航,同时让新生或游客实时查看附近的景点和景点。它还可以通过文字和语音介绍历史建筑。

对于学生来说,在校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各种卡,比如饭卡、借书卡、校园交通卡等。结合微信卡和优惠券的功能,小程序可以通过虚拟二维码识别,完全可以替代所有校园卡。此外,各类消费都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完成,并可实时查看消费记录及明细。

目前,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系统,学生的选课、上课时间、成绩、考试安排等都通过教学系统处理,而选课等关键时刻教学系统经常会“崩溃”。有了小程序,高校无需下载,就可以将部分功能转移到小程序上。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高频场景,学生如果想借书,需要先在“慢电脑”上查询,即使发现“未借”,也可能因为频繁翻阅打乱了顺序而走到书架前找不到。有了小程序的支持,不仅可以实现实时搜索定位,还可以直接扫码借给其他同学。此外,借书时还能在小程序上看到其他看过这本书的人写的评论和综合排名。

据微信团队向雷锋网介绍,使用场景还在不断更新中,整体来看,小程序在校园的应用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你能从微信获得什么?

其实,有不少手机应用想进入校园市场,但很多都没能成功。那么为什么是小程序呢?

一方面,微信的用户量非常庞大,甚至可以说几乎每个有智能手机的人都有微信,有超过2000万个微信公众号在生产内容,小程序是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延伸。同时,相比于App,小程序无需下载,用完即走,带来了更简单的体验。安卓用户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快捷方式放在桌面上,和App没什么区别,何乐而不为呢?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以来,高校在IT系统之外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进展并不理想。小程序的开发和体验并不是特别困难,在微信团队的协助下,应该能够帮助高校在移动IT系统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那么微信又能从这笔业务中获得什么呢?

从诞生之日起,微信小程序就没有拿自己的老对手支付宝当回事,更别说其他社交应用了。这并不是因为傲慢,而是因为小程序在干着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小程序直接针对App,也是要消灭App。App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定产物,在用户使用App完成某些任务时,其实会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垃圾推送、广告,以及某些隐私泄露的风险。

在规避这些弊端的同时,小程序占用硬件内存更少,完全无侵入,打通所有线下场景的布局似乎已经逐渐铺开。可以说,经过8个月的验证,小程序依然是一个具有相当想象力的产品,微信无疑将从中受益。

TAG:微信教育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2-7207-3477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二维码
线